首页原子荧光原理及使用原子荧光原理及组成
原子荧光仪器基本原理、组成结构及原子荧光使用条件

原子荧光光谱仪原理

原子荧光光谱仪也被称为原子荧光光度计是定量分析多种元素的光谱分析仪器,它利用原子荧光的原理进行元素的定量分析。基态原子(一般为蒸气态)吸收特定频率的辐射被激发至高能态,激发态的原子不稳定,在去激活的过程中以光辐射的形式发射出特征波长的荧光。在溶液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成正比(即与样品中所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通过测定荧光强度,即可得到相应的元素含量。由于所使用的特制光源只将特定元素激发到高能级,而其它元素无荧光信号产生,对测定无干扰,从而保证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原子荧光光谱仪组成

北京金索坤SK系列原子荧光光谱仪是由进样系统、反应系统、传输系统、原子化系统、光路系统及光电检测系统、计算机控制的信号处理、数据处理等众多系统组成。

氢化法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工作过程为:待测样品和还原剂通过进样系统动力泵进入到反应系统中的反应模块进行氢化反应,生成的氢气和待测样品的氢化物气体经由载气氩气传输至传输室模块并混合均匀,然后送入原子化器火焰中,基态原子由于受到高强度空心阴极灯所发出的特定频率辐射的激发而发射出原子荧光,光电倍增管检测荧光的强度,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经放大、采集后,由计算机中进行数据处理,并显示出结果。

氢化法原子荧光光谱仪原理图

氢化法原子荧光光谱仪原理图


金索坤原子荧光系统特色

原子荧光进样系统

采用与ICP-MS相同的连续进样方式替代传统的样品、载流交替进入的断续进样系统,既克服传统进样方式下蠕动泵老化进样量不准的问题,又避免使用易腐蚀漏液、价格昂贵的注射泵。此外,新型进样技术测试效率是传统进样方式的三倍。

原子荧光反应系统

反应系统采用集成式模块。高度集成了氢化反应、气液分离、废液排除等功能于一身。具有破泡功能的精密反应舱,使得氢化发生反应更平稳。该模块具有压力自平衡式废液排出功能,无需泵排废,简化管路的同时减少故障点。此外,利用旋流、重力、喉结原理的气液分离技术使得气液分离更彻底同时,避免了多级气液分离装置带来的记忆效应问题。

原子荧光传输系统

通过模块化的传输装置替代管路传输,极大地缩短了管路,有效地消除记忆效应的同时使氢化反应生成的氢气、被测元素气体和载气充分混匀后传输到原子化器,提高原子化效率。

原子荧光原子化系统

采用稳流、干燥、低温自动点火、高效双层屏蔽式为一体的流线型原子化器,可减少荧光猝灭和气相干扰,提高了原子化效率。

金索坤原子荧光光谱仪结构示意图

金索坤原子荧光光谱仪结构示意图


原子荧光光谱仪使用条件

原子荧光光谱仪使用时需远离强磁场、电场等高频发生源;仪器需安放在平稳无震动的工作台上,仪器上方设有排风系统;仪器工作状态下避免阳光直射,采用遮光窗帘;电源接大地;方便供气管、电源、电缆等连接,工作台距墙需有60-80cm的距离。

原子荧光光谱仪布局和放置位置

原子荧光光谱仪布局和放置位置

原子荧光光谱仪使用环境要求为:仪器工作环境整洁、无尘、无腐蚀性气体;环境温度范围1540℃;相对湿度不大于85%,湿度过大易造成测试波动,建议安装除湿机;需要在仪器烟囱的上方装一个通风罩,通风罩的排风量6001200m3/h,可在通风罩内装一个阻尼,用于调节风量,设置气体流量。

原子荧光光谱仪使用电源要求如下

电源:220V±22V

功率:不小于300W

电源频率:50Hz±1Hz

接地:接大地


原子荧光光谱仪操作步骤

氢化法原子荧光光谱仪操作步骤简述:

1.确定测定元素,安装相应元素的空心阴极灯;

2.打开氩气瓶主压力阀,调节调压阀使次级压力阀输出压力0.3MPa,调节载气与辅气流量;

3.打开仪器主机电源,预热仪器;

4.打开专用分析软件,输入用户密码,进入软件测量主页面;

5.如果首次使用需根据型号推荐的测试条件调试仪器;

6.先建立标准曲线,然后测试样品;

7.测试结束后,将进样管放入蒸馏水中冲洗反应系统,关闭氩气瓶压力阀,待火焰熄灭后,关闭蠕动泵开关,松开蠕动泵泵卡;

8.关闭仪器主机电源,关闭PC机。


关注技术文章栏目如《原子荧光光谱法测食品添加剂中砷元素》了解更多原子荧光的应用,让您的检测更轻松!

关注视频讲座栏目如《用原子荧光测汞应注意的那些事》了解更多原子荧光使用小技巧,让您的测试更轻松!


应用原子荧光测汞的注意事项